關閉廣告

週二是蘋果公司的大日子。一項新的音樂串流服務Apple Music即將推出,這可能決定這家加州公司在音樂界的未來。也就是說,它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現在它第一次發現自己處於一個稍微不同的位置——迎頭趕上。但他們自己手中仍掌握著許多王牌。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規的立場。在過去的十五年裡,我們已經習慣了蘋果公司,當它為自己推出新產品時,對大多數其他人來說通常也是新的。無論是 iPod、iTunes、iPhone、iPad。所有這些產品都或多或少引起了轟動,並決定了整個市場的走向。

然而,蘋果並不是第一個推出 Apple Music(即串流音樂服務)的公司。甚至沒有第二、第三或第四。它實際上是最後出現的,有相當大的延遲。例如,最大的競爭對手Spotify已經營運了七年。因此,看看蘋果如何影響一個它並未真正創造的市場,就像它以前多次做過的那樣,將是非常有趣的。

音樂產業的先驅

蘋果公司過去常常親切地稱自己為「計算機公司」。如今情況已不再如此,庫比蒂諾的最大利潤來自 iPhone,但重要的是要記住,蘋果不僅僅生產硬體。新千年到來後,它很容易被稱為“音樂公司”,大約十五年後,蒂姆·庫克和他的公司將努力爭取這一地位。再次。

並不是說音樂在蘋果不再發揮作用,它仍然根植於蘋果的 DNA 中,但蘋果自己非常清楚時代變化有多快,從 2001 年開始並逐漸發展成為利潤豐厚的業務需要修正。即使沒有她,蘋果在未來的許多年裡肯定不會失去在音樂界的影響力,但如果這次不加入別人發起的潮流,那就是一個錯誤。

[youtube id=”Y1zs0uHHoSw” 寬度=”620″ 高度=”360″]

但讓我們回到前面提到的 2001 年,蘋果開始改變音樂產業,當時音樂產業正處於不確定之中。諷刺的是,如果沒有他的腳步,另一個競爭對手 Rdio 永遠無法歡迎蘋果進入串流音樂領域。沒有蘋果就沒有串流媒體。

2001 年,在 iPod 發布後不久,第一款 iTunes 的出現雖然還沒有標誌著一場革命,但它指明了方向。 2003 年是巨大繁榮的關鍵一年,Windows 版 iTunes、支援 USB 同步的 iPod 以及同樣重要的 iTunes Music Store 相繼發布。在那一刻,蘋果的音樂世界向所有人敞開了。它不再僅限於 Mac 和 FireWire,這對 Windows 用戶來說是一個陌生的介面。

在蘋果公司的整個擴張過程中,同樣非常重要的是他能夠說服唱片公司和音樂出版商相信開始在線銷售音樂是不可避免的。儘管經理們一開始完全拒絕了它,他們擔心這會結束他們的整個業務,但後來當他們看到 Napster 的運作方式和盜版猖獗時,蘋果得以與他們簽訂合同,開設 iTunes 音樂商店。它剛剛為今天的音樂奠定了基礎——串流媒體。

做對了

蘋果現在才進入串流音樂領域。因此,就像他的其他一些產品一樣,他沒有提出一些創新的東西,從而打破了既定的秩序,但這次他選擇了他最喜歡的另一個策略:不盡快做某事,但最重要的是正確做事。不得不說,蘋果這次確實是不緊不慢。 Spotify、Rdio、Deezer 或 Google Play Music 等服務已經運作多年。

例如,市場領導者瑞典的Spotify 目前報告有80 萬活躍用戶,這就是為什麼蘋果意識到,為了真正接觸到這些串流媒體服務的現有用戶,他們必須想出一些至少同樣好的東西,但理想情況下甚至更好。

這就是為什麼儘管媒體猜測無數,這家加州巨頭並沒有急於推出新服務。這就是為什麼他在一年前以 30 億美元收購 Beats,進行了史上最大的投資。現在事實證明,主要目標之一是 Beats Music,這是由吉米·艾歐文 (Jimmy Iovine) 和博士創建的串流媒體服務。德雷。這兩個人是 Apple Music 背後的關鍵人物之一,Apple Music 建立在 Beats 的基礎上,儘管盡可能地融入了蘋果生態系統。

在這裡,我們來到了蘋果手中最大的王牌,並且最終可能被證明對新服務的成功至關重要。簡單來說,Apple Music 的主要競爭對手是 Spotify,因此沒有提供太多其他服務。這兩種服務可能擁有幾乎相同的(泰勒絲除外)超過30 萬首歌曲的目錄,這兩種服務都支援所有主要平台(Android 上的Apple Music 將於秋季推出),這兩種服務都可以下載音樂以供離線收聽,這兩種服務都需要付費(至少在美國)同樣是 10 美元。

蘋果並沒有因為等待而失去所有王牌

但蘋果從第一天起就有兩件大事可以壓垮 Spotify。 Apple Music 是現有且運作良好的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任何購買新 iPhone 或 iPad 的人都會在桌面上看到 Apple Music 圖示。僅 iPhone 每季的銷售量就達到數千萬部,尤其是對於那些還沒有聽說過串流媒體的人來說,Apple Music 將是進入這一浪潮的最簡單的方式。

最初的三個月試用期也將有所幫助,在此期間蘋果將讓所有客戶免費播放音樂。這肯定會吸引競爭對手的大量用戶,尤其是那些已經連接到蘋果生態系統的用戶。無需進行任何初始投資,他們就可以輕鬆嘗試 Apple Music 以及 Spotify、Rdia 或 Google Play Music。它還將吸引那些尚未放棄擁擠的 iTunes 庫而轉而支持串流媒體的聽眾。與 iTunes Match 結合,Apple Music 現在將在一項服務中為他們提供最大的便利。

第二件事,對使用者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但從蘋果與蘋果的角度來看。 Spotify 還相當有趣的是,雖然對 Spotify 來說音樂串流媒體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業務,但對蘋果來說這只是帶來利潤的產品和服務的滄海一粟。簡而言之:如果 Spotify 沒有找到長期可持續的模式來從串流音樂中賺取足夠的錢,它就會遇到麻煩。這個問題經常被解決。蘋果不必對其服務如此感興趣,儘管它當然不是為了賺錢。最重要的是,這對他來說將是另一個難題,因為他將在自己的生態系統中為用戶提供另一種功能,而他不必去其他地方。

許多人認為 - 蘋果當然希望如此 - 但最終 Apple Music 將與眾不同,並在人們決定選擇其他服務時發揮作用:廣播電台 Beats 1。如果你把 Spotify 和 Apple Music 的功能放在一起並排放在桌子上,你會發現唯一不同的是,蘋果希望推出一款適合2015 年事實的收音機。

現代無線電

創建現代廣播電台的想法來自九寸釘樂隊主唱特倫特·雷茲諾 (Trent Reznor),蘋果公司在收購 Beats 時也邀請了他加入。 Reznor 擔任 Beats Music 首席創意官,對 Apple Music 的發展也有重要發言權。 Beats 1 將於明天凌晨發布,大家都翹首以待,看看蘋果的 21 世紀收音機能否取得成功。

Beats 1 的主角是 Zane Lowe。蘋果公司把他從BBC 挖了出來,這位1 歲的新西蘭人在第一台廣播電台上做了一個非常成功的節目。十二年來,洛在英國作為一名領先的“時尚製造者”工作,也就是說,作為一個經常設定音樂趨勢並發現新面孔。他是最早引起阿黛爾、艾德·希蘭或北極猴子等流行藝術家關注的人之一。蘋果現在希望對音樂產業產生同樣的影響,並有機會接觸到全球數百萬聽眾。

Beats 1 將充當古典廣播電台,其節目將由除 Lowe、Ebro Darden 和 Julie Adenuga 之外的三位主要 DJ 確定。然而,這還不是全部。即使是最受歡迎的歌手,如 Elton John、Pharrell Williams、Drake、Jaden Smith、Queens of the Stone Age 中的 Josh Home 或英國電子二人組 Disclosure 也會在 Beats 1 上佔有一席之地。

因此,它將是一個完全獨特的廣播電台模型,應符合當今的時代和當今的可能性。 「在過去的三個月裡,我們一直在拼命想出一個不是廣播的新詞。我們沒能成功” 他承認 在接受採訪時 紐約時報 贊恩·洛(Zane Lowe)對這個雄心勃勃的計畫充滿信心。

Lowe 認為,Beats 1 應該反映快速變化的流行世界,並成為新單曲傳播最快的管道。這是 Beats 1 的另一個優勢——它將由人們創造。例如,這與美國流行的網路廣播電台潘朵拉 (Pandora) 形成鮮明對比,該電台提供由電腦演算法選擇的音樂。蘋果在 Apple Music 展示期間大力宣傳了人為因素,Zane Lowe 和他的同事應該證明 Beats 1 上的人為因素是值得的。

除了Beats 1 之外,Apple Music 還將有另一組按照情緒和流派劃分的電台(最初的iTunes Radio),就像Pandora 一樣,因此聽眾不一定要聽不同DJ 和藝術家的節目和採訪,如果他們願意的話。只對音樂有興趣。儘管如此,歸根結底,由真正的鑑賞家、DJ、藝術家和其他生物選擇的音樂也可能是 Apple Music 的吸引力之一。

Beats Music 因其成功地根據用戶的品味向用戶呈現音樂而受到讚譽。這是包括 Spotify 在內的其他公司可以做到的事情,但美國用戶(Beats Music 在其他地方無法使用)經常承認 Beats Music 在這方面處於其他位置。此外,我們可以確信蘋果已經進一步研究了這些“人類演算法”,以提供真正最好的結果。

我們不會立即知道 Apple Music 是否成功。週二推出的備受期待的串流媒體服務只是吸引盡可能多用戶的旅程的開始,但蘋果肯定有很多王牌,可能很快就會超過 Spotify 目前的 80 萬用戶。無論是其功能完善的生態系統、獨特的 Beats 1 收音機,還是 Apple 的一項服務這一簡單事實,這些天總是暢銷不衰。

主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