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技術領域受到許多因素的威脅。例如,使用者擔心惡意軟體或隱私遺失。但科技業的一些有影響力的人士認為,我們不應該太擔心人為因素本身,而應該擔心它與人工智慧的關聯。在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多家大型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呼籲對該行業進行立法監管。他們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

「人工智慧是我們人類正在研究的最深刻的事物之一。它比火或電更有深度” Alphabet Inc. 執行長上週三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 Sundar Pichai 補充道,人工智慧的監管需要一個全球處理框架。微軟董事 Satya Nadella 和 IBM 董事 Ginni Rometty 也呼籲對人工智慧使用規則進行標準化。納德拉表示,三十多年前的今天,美國、中國和歐盟有必要製定規則來確定人工智慧對我們社會和世界的重要性。

過去,個別公司嘗試建立自己的人工智慧道德規則,不僅遭到了這些公司員工的抗議。例如,在遭到強烈反對後,Google不得不在 2018 年退出政府秘密計畫 Project Maven,該計畫利用技術分析軍用無人機的圖像。柏林智庫 Stiftung Neue Verantwortung 的 Stefan Heumann 在談到圍繞人工智慧的倫理爭議時表示,制定規則的應該是政治組織,而不是公司本身。

Google Home智慧音箱採用人工智慧

目前針對人工智慧的抗議浪潮選擇這個時機是有明確原因的。短短幾週內,歐盟就不得不改變相關立法的計畫。例如,這可能包括有關醫療保健或交通等所謂高風險產業人工智慧發展的法規。例如,根據新規則,公司必須在透明的框架內記錄他們如何建立人工智慧系統。

過去已經出現過幾起與人工智慧有關的醜聞,其中之一就是劍橋分析事件。在亞馬遜公司,員工透過數位助理Alexa竊聽用戶訊息,去年夏天,由於谷歌公司或YouTube平台收集13歲以下兒童的數據,醜聞再次爆發。未經父母同意。

儘管一些公司對此話題保持沉默,但根據其副總裁 Nicola Mendelsohn 的聲明,Facebook 最近制定了自己的規則,類似於歐洲 GDPR 法規。孟德爾頌在聲明中表示,這是Facebook推動全球監管的結果。谷歌負責隱私事務的基思恩賴特(Keith Enright)最近在布魯塞爾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表示,該公司目前正在尋找方法來最大限度地減少需要收集的用戶資料量。 “但普遍流行的說法是,像我們這樣的公司正在努力收集盡可能多的數據,” 他進一步表示,並補充說,持有不會為用戶帶來任何價值的數據是有風險的。

無論如何,監管機構似乎並沒有低估對用戶資料的保護。美國目前正在製定類似 GDPR 的聯邦立法。基於這些規定,公司必須獲得客戶的同意才能向第三方提供資料。

Siri 臉書

來源: 彭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