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對今天的講座沒有太多期望。儘管如此,它還是帶來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可能引發一場真正的教育革命。數位教育的大本營應該是iPad。

講座的第一部分由 Phil Shiller 主持。介紹涉及 iPad 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一步深化它。美國的教育並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之一,因此 Apple 一直在尋找一種與教師、教授和教育機構合作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學生主要缺乏動力和互動性。 iPad 可能會改變這一現狀。

對於學生來說,App Store 擁有大量的教育應用程式。同樣,許多教育書籍都可以在 iBookstore 中找到。然而,席勒認為這只是一個開始,因此蘋果決定徹底改變教科書,因為教科書是任何教育體系的核心。演講中,他展示了電子教材的優勢。與印刷品不同,它們更便攜、更具互動性、堅不可摧且易於搜尋。然而,到目前為止,他們的工作很困難。

電子書 2.0

iBooks 進行了更新,現在可以使用互動式書籍。新版本可以更好地處理互動式內容,並且還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書寫筆記和創建註釋的方式。若要突出顯示文本,請按住並拖曳手指;要插入註釋,請雙擊該單字。然後,您可以使用頂部選單中的按鈕輕鬆存取所有註釋和註釋的概述。此外,您還可以從中建立所謂的學習卡(抽認卡),這將幫助您記住各個標記的部分。

與每本書末尾的內容相比,互動式術語表也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圖庫、頁內演示、動畫、搜索,您都可以在 iBooks 的數位教科書中找到這一切。一個很大的特點是每章末尾都可以進行測驗,用於練習學生剛剛閱讀的材料。這樣,他就能立即得到回饋,而不必向老師詢問答案或在最後幾頁尋找答案。數位教科書將在 iBookstore 中擁有自己的類別,您可以在這裡輕鬆找到它們。不過,目前僅在美國 App Store 上架。

iBooks作者

然而,這些互動教科書必須被創建。這就是 Phil Shiller 推出一款新應用程式的原因,您可以在 Mac App Store 中免費下載該應用程式。它稱為 iBooks Author。該應用程式主要基於 iWork,Shiller 本人將其描述為 Keynote 和 Pages 的組合,並提供了一種非常直觀且簡單的方法來創建和發布教科書。

除了文字和圖像之外,您還可以在教科書中插入互動式元素,例如圖庫、多媒體、測試、Keynote 應用程式中的簡報、互動式圖像、3D 物件或 HTML 5 或 JavaScript 中的程式碼。您可以使用滑鼠移動對象,以便按照您的意願放置它們 - 以最簡單的拖放方式。該術語表還可以與多媒體一起使用,被認為是革命性的。對於印刷書籍而言,建立術語表是一件苦差事,但 iBook Author 卻輕而易舉。

在應用程式中,您可以透過一個按鈕將一本書傳輸到連接的 iPad 上,看看結果會是什麼樣子。如果您滿意,可以將教科書直接匯出到 iBookstore。大多數美國出版商已經加入了數位教科書計劃,他們將提供 14,99 美元及以下的書籍。我們希望捷克教育系統和教科書出版商不要睡著,並利用數位教科書提供的獨特機會。

為了看看這些教科書會是什麼樣子,新書中的兩章可以在美國 iBookstore 上免費下載 地球上的生命 專為 iBooks 建立。

[按鈕顏色=紅色連結=http://itunes.apple.com/us/app/ibooks-author/id490152466?mt=12 target=”“]iBooks Author – 免費[/button]

iTunes U 應用程式

在講座的第二部分,Eddie Cue 發言並談論了 iTunes U。iTunes U 是 iTunes Store 的一部分,提供免費的講座錄音、學習播客(如果您願意的話)。它是最大的免費學習內容目錄,迄今已下載超過 700 億個講座。

在這方面,蘋果也決定更進一步,推出了 iTunes U 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式主要用於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在這裡,教師和教授將有自己的部分,他們可以在其中插入講座清單、內容、插入筆記、分發作業或告知所需閱讀的資訊。

當然,該應用程式還包括按學校劃分的 iTunes U 講座目錄。如果學生錯過了一場重要的講座,他可以稍後透過應用程式觀看——也就是說,如果主持人錄製並發布了該講座。許多美國大學和K-12(中小學的統稱)將參與iTunes U計劃。然而,對我們來說,這個應用程式到目前為止還缺乏意義,我懷疑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年會發生重大變化。

[按鈕顏色=紅色連結=http://itunes.apple.com/cz/app/itunes-u/id490217893?mt=8 target=""]iTunes U – 免費[/button]

這就是教育活動的全部內容。例如,那些期待推出新的 iWork 辦公室套件的人可能會感到失望。沒什麼辦法了,也許下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