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我們為您帶來約翰·格魯伯的另一篇註釋。在你的部落格上 大膽的火球 這次涉及以蘋果為首的科技公司的開放與封閉問題:

編輯 Tim Wu 在他的 文章 為雜誌 “紐約客” 寫了一個關於「開放如何戰勝封閉」的宏大理論。吳得出這樣的結論:是的,沒有賈伯斯的蘋果正在回歸現實,任何時候,常態都會以開放的形式回歸。我們來看看他的論點。

有句古老的技術說「開放勝過封閉」。換句話說,開放的技術系統,或是那些能夠實現互通性的技術系統,總是會在封閉的競爭中勝出。這是一些工程師真正相信的規則。但這也是 20 世紀 90 年代 Windows 對 Apple Macintosh 的勝利、過去 10 年 Google 的勝利以及更廣泛的互聯網對更封閉的競爭對手的成功(還記得 AOL 嗎?)給我們的教訓。但這一切在今天仍然適用嗎?

首先,讓我們為任何行業的商業成功建立一個替代的經驗法則:更好、更快的通常會擊敗更差、更慢的。換句話說,成功的產品和服務往往品質更好,並且更早上市。 (讓我們看看微軟及其對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進軍:舊的Windows Mobile(原名Windows CE)比iPhone 和Android 早幾年就進入市場,但它的表現很糟糕。Windows Phone 是一個技術可靠、設計精良的系統,由所有帳戶,但在它出現的時候,市場早已被 iPhone 和 Android 撕碎了 - 推出它為時已晚。你不必成為最好的或第一個,但獲勝者通常會這樣做在這兩方面都很好。

這個理論一點也不複雜或深刻(或者 起源);這只是常識。我想說的是,「開放與封閉」的衝突本身與商業成功無關。開放並不能保證任何奇蹟出現。

讓我們來看看吳舉的例子:「Windows 在 90 年代擊敗了 Apple Macintosh」——Wintel 雙頭壟斷無疑是 95 年代的 Mac,但主要是因為 Mac 在品質上處於墊底。個人電腦是米色的盒子,麥金塔電腦的米色盒子看起來稍微好一些。自 Windows 3 以來,Windows 95 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經典的 Mac 作業系統十年來幾乎沒有改變。同時,蘋果公司將所有資源浪費在夢想中的下一代系統上,但這些系統從未問世——Taligent、Pink、Copland。 Windows XNUMX 的靈感甚至不是來自 Mac,而是來自當時最漂亮的作業系統 NeXTStep 系統。

《紐約客》為吳的文章提供了附有的資訊圖,但沒有任何事實依據。

 

約翰·格魯伯 (John Gruber) 編輯了此資訊圖,使其更加真實。

90年代蘋果和Mac的問題根本不是因為蘋果更封閉的緣故,相反,它們從根本上受到了當時產品品質的影響。而且,這種「失敗」只是暫時的。如果我們只計算不含 iOS 的 Mac 電腦,蘋果就是世界上最賺錢的 PC 製造商,而且就銷量而言,它仍然位居前五名。過去六年來,Mac 銷量每季都超越 PC 銷量,無一例外。 Mac 的回歸絕不是因為更大的開放性,而是因為品質的提高:現代化的作業系統、設計精良的軟體和硬件,整個行業都在使用它。 奴性的 副本。

Mac 在 80 世紀 90 年代關閉,但仍然蓬勃發展,就像今天的蘋果公司一樣:擁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即使是少數)和非常好的利潤率。 95 年代中期,一切都開始變得更糟——市場份額迅速下降且無利可圖。隨後,Mac 仍然像以前一樣封閉,但在技術和美學上都停滯不前。 Windows XNUMX 隨之而來,它也沒有觸及「開放與封閉」的等式,但在設計品質方面卻大大趕上了 Mac。 Windows盛行,Mac衰落,這種狀態不是由於開放或封閉,而是由於設計和工程的品質。 Windows 已從根本上改進,但 Mac 卻沒有。

更能說明問題的是,在 Windows 95 出現後不久,蘋果就徹底開放了 Mac 作業系統:它開始將其作業系統授權給其他生產 Mac 克隆版的 PC 製造商。這是蘋果電腦公司史上最公開的決定。

也是差點讓蘋果破產的。

Mac作業系統的市佔率持續停滯不前,但蘋果硬體的銷量,尤其是利潤豐厚的高階機型,開始直線下滑。

當賈伯斯和他的 NeXT 團隊重新領導蘋果時,他們立即取消了許可計劃,讓蘋果恢復了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政策。他們主要致力於一件事:創造更好但絕對封閉的硬體和軟體。他們成功了。

「過去十年谷歌的勝利」——吳說的肯定是指Google搜尋引擎。與競爭對手相比,這個搜尋引擎到底有哪些開放性?畢竟,它在各個方面都是封閉的:原始碼、排序演算法,甚至資料中心的佈局和位置都是完全保密的。谷歌主導搜尋引擎市場的原因有一個:它提供了明顯更好的產品。在當時,它更快、更準確、更聰明、視覺上更乾淨。

「網路相對封閉的競爭對手的成功(還記得美國在線嗎?)」——在這種情況下,吳的文字幾乎是有道理的。網路確實是開放性的勝利,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勝利。然而,AOL 並沒有與網路競爭。美國在線是一項服務。互聯網是一個全球性的通訊系統。但是,您仍然需要連接到網路的服務。 AOL 輸給的不是互聯網,而是有線和 DSL 服務提供者。 AOL 是一個寫得很糟糕、設計得很糟糕的軟體,它使用極其緩慢的撥接數據機將你連接到網路。

這句格言在過去幾年中受到了嚴重挑戰,特別是由於一家公司。蘋果無視工程師和技術評論員的理想,堅持其半封閉策略——或者用蘋果喜歡說的「整合」策略——並拒絕了上述規則。

這個「規則」受到了我們中一些人的嚴重挑戰,因為它是胡說八道;並不是因為事實恰恰相反(即封閉性戰勝了開放性),而是因為「開放與封閉」衝突對於決定成功沒有影響力。蘋果也不例外。完美地證明了這條規則是毫無意義的。

但現在,在過去的六個月裡,蘋果開始在大大小小的方面陷入困境。我建議修改上面提到的舊規則:封閉可以比開放更好,但你必須非常聰明。通常情況下,在市場行業不可預測的情況下,考慮到人為錯誤的正常程度,開放仍然勝過封閉。換句話說,一家公司的倒閉與它的願景和設計人才成正比。

擁有有遠見的領導者和才華橫溢的設計師(或一般員工)的公司往往會取得成功,一個更簡單的理論不是更好嗎?吳在這裡想說的是,「封閉式」公司比「封閉式」公司更需要願景和人才,這是無稽之談。 (開放標準當然比封閉標準更成功,但這不是吳在這裡談論的內容。他談論的是公司及其成功。)

我首先必須注意「開放」和「封閉」這兩個詞的含義,這些術語在技術世界中廣泛使用,但定義方式不同。事實上,沒有一個社會是完全開放的,也不是完全封閉的。它們存在於一定的範圍內,我們可以將其與阿爾弗雷德·金斯利(Alfred Kinsley)描述人類性行為的方式進行比較。在這種情況下,我指的是三件事的組合。

首先,「開放」和「封閉」可以決定企業對誰可以或不能使用其產品與客戶聯繫的寬容程度。我們說像 Linux 這樣的作業系統是“開放的”,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建立運行 Linux 的裝置。另一方面,蘋果則非常挑剔:它永遠不會向三星手機授權 iOS,也永遠不會在 Apple Store 銷售 Kindle。

不,顯然他們不會在蘋果商店銷售 Kindle 硬件,就像他們不會銷售三星手機或戴爾電腦一樣。甚至戴爾或三星也不銷售蘋果產品。但蘋果公司在其 App Store 中有一款 Kindle 應用程式。

其次,開放性可以指科技公司對其他公司的行為與對自己的行為相比的公正程度。 Firefox 對大多數網頁瀏覽器的處理方式或多或少是相同的。另一方面,蘋果總是對自己比較好。 (嘗試從您的 iPhone 中刪除 iTunes。)

這就是吳對「開放」一詞的第二種解釋——將網頁瀏覽器和作業系統進行比較。然而,Apple 有自己的瀏覽器 Safari,它與 Firefox 一樣,對所有頁面都一視同仁。而且Mozilla現在擁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其中肯定至少有一些應用程式是你無法刪除的。

最後,第三,它描述了公司對其產品的工作方式和使用方式的公開或透明程度。開源專案或基於開放標準的專案可以免費取得其原始程式碼。雖然像谷歌這樣的公司在許多方面都是開放的,但它卻非常嚴格地保護其搜尋引擎的源代碼等內容。科技界的一個常見比喻是,最後一個面向就像大教堂和市場之間的差異。

吳甚至承認,谷歌最偉大的瑰寶——它的搜尋引擎和為其提供動力的數據中心——和蘋果的軟體一樣是封閉的。他沒有提到蘋果在此類開源專案中的主導作用 WebKit的 尼波 LLVM.

即使是蘋果公司也必須足夠開放,以免讓客戶感到太不安。您無法在 iPad 上執行 Adob​​e Flash,但您可以將幾乎任何耳機連接到它。

閃光?是哪一年?您也無法在 Amazon 的 Kindle 平板電腦、Google 的 Nexus 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執行 Flash。

「開放戰勝封閉」是一個新的理念。在二十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整合被廣泛認為是商業組織的最佳形式。 […]

70年代,現狀開始改變。在技​​術市場上,從 20 世紀 80 年代到上個十年中期,開放系統多次擊敗了封閉的競爭對手。微軟Windows透過更開放來擊敗競爭對手:與技術上優越的蘋果作業系統不同,Windows可以在任何硬體上運行,並且幾乎可以在其上運行任何軟體。

話又說回來,Mac 並沒有被打敗,如果你看看 PC 行業數十年的歷史,一切都表明開放性與成功無關,更不用說與 Mac 了。如果有的話,事實證明恰恰相反。 Mac 的成功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在 80 世紀 90 年代上升,在 XNUMX 年代下降,現在又上升——與蘋果硬體和軟體的品質密切相關,而不是其開放性。 Mac 在關閉時表現最佳,在開啟時表現最差。

同時,微軟擊敗了垂直整合的IBM。 (還記得 Warp 作業系統嗎?)

我記得,但吳顯然不記得,因為該系統被稱為“OS/2 Warp”。

如果開放性是 Windows 成功的關鍵,那麼 Linux 和桌面又如何呢? Linux 是真正開放的,無論我們如何定義它,它都比 Windows 開放得多。就好像桌面作業系統幾乎一文不值,因為它的品質從來都不是特別好。

在伺服器上,Linux 被廣泛認為技術優越性——快速且可靠——但另一方面,它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開放性是關鍵,Linux 將在任何地方取得成功。但他失敗了。它只在真正優秀的地方取得成功,那就是作為伺服器系統。

谷歌最初的模式大膽開放,很快就被雅虎及其付費付費投放模式所取代。

將Google摧毀第一代搜尋引擎競爭的事實歸因於其開放性是荒謬的。他們的搜尋引擎在各方面都更好——不僅僅是好一點,而是好很多,也許好十倍:準確性、速度、簡單性,甚至視覺設計。

另一方面,在使用雅虎、Altavista 等公司多年後,沒有一個用戶在嘗試使用 Google 後會對自己說:“哇,這開放多了!”

大多數 20 世紀 80 年代和 2000 年代的獲勝公司,如微軟、戴爾、Palm、Google和 Netscape,都是開源的。網路本身就是一個政府資助的項目,既非常開放又非常成功。一場新的運動誕生了,隨之而來的是「開放戰勝封閉」的規則。

微軟:並不是真正開放,他們只是將他們的作業系統授權給任何願意付費的公司,不是免費的,而是有償的。

戴爾:怎麼開?戴爾最大的成功並不是由於開放性,而是因為該公司找到了一種使個人電腦比競爭對手更便宜、更快的方法。隨著製造外包到中國的出現,戴爾的優勢及其相關性逐漸消失。這並不是持續成功的光輝典範。

Palm:在哪些方面比蘋果更開放?而且,它已經不存在了。

Netscape:他們為真正開放的網路建立了瀏覽器和伺服器,但他們的軟體是封閉的。而讓他們在瀏覽器領域失去領導地位的是微軟的雙重攻擊:1)微軟提出了更好的瀏覽器,2)以完全封閉(也是非法)的方式,他們利用了對封閉Windows的控制權系統並開始隨其提供Internet Explorer,而不是Netscape Navigator。

開放系統的勝利揭示了封閉設計的根本缺陷。

相反,吳的例子揭示了他的主張的一個根本缺陷:這不是真的。

這讓我們回顧了過去十年蘋果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大約二十年來,蘋果公司一直成功地打破了我們的規則。但事實如此,因為她擁有所有可能的系統中最好的。即一個擁有絕對權力的獨裁者,同時也是個天才。賈伯斯體現了柏拉圖理想的企業版:一個比任何民主國家都更有效率的哲學家國王。蘋果公司依靠的是一個很少犯錯的集中思想。在一個沒有錯誤的世界裡,封閉比開放好。結果,蘋果在短時間內贏得了競爭。

吳蒂姆對整個主題的處理方法是倒退的。他沒有評估事實並得出關於開放程度與商業成功之間關係的結論,而是已經從對這一公理的信念開始,並試圖歪曲各種事實以適應他的教條。因此,吳認為,蘋果過去15年的成功並不是無可辯駁地證明「開放戰勝封閉」這句公理不適用,而是賈伯斯獨特能力戰勝開放力量的結果。只有他才能把公司經營成這樣。

吳在他的文章中根本沒有提到“iPod”這個詞,他只提到過一次“iTunes”——在上面引用的段落中,他指責蘋果無法從你的 iPhone 上刪除 iTunes。在一篇提倡「開放勝過封閉」的文章中,這是一個恰當的遺漏。這兩款產品證明了成功之路上還有其他重要因素——更好的勝過更差的、整合優於碎片化的、簡單勝過複雜的。

吳以這樣的建議結束了他的文章:

最終,你的願景和設計技巧越好,你就越能嘗試封閉。如果您認為您的產品設計師可以效仿賈伯斯在過去 12 年中近乎完美的表現,那就繼續吧。但如果你的公司只是由人經營,那麼你將面臨一個非常不可預測的未來。根據錯誤經濟學,開放系統更安全。也許可以做這個測試:醒來,照照鏡子,問問自己——我是史蒂夫·賈伯斯嗎?

這裡的關鍵字是「更確定」。 根本不要嘗試。不要做任何不同的事情。別惹事生非。不要挑戰一般觀點。向下游游去。

這就是人們對蘋果感到惱火的地方。每個人都使用Windows,那麼蘋果為什麼不能生產時尚的Windows PC呢?智慧型手機需要硬體鍵盤和可更換電池;為什麼蘋果公司沒有兩者都生產他們的產品?大家都知道一個成熟的網站需要 Flash Player,為什麼 Apple 要把它用到極致呢? 16年後,「Think Different」廣告活動表明,它不僅僅是一個行銷噱頭。這是一個簡單而嚴肅的座右銘,可以作為公司的指南。

對我來說,吳的信念不是公司透過「開放」而獲勝,而是透過提供選擇。

Apple 由誰來決定 App Store 中的應用程式?沒有手機會有硬體金鑰和可更換電池。現代裝置如果沒有 Flash Player 和 Java 會更好嗎?

當其他人提供選擇時,蘋果會做出決定。我們中的一些人欣賞其他人所做的事情——這些決定大多是正確的。

由約翰·格魯伯許可翻譯並出版。

來源: 大膽火球網
.